媒体旅院 +


媒体旅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旅院 >> 媒体旅院 >> 正文

【文旅中国】旅游|活用旅游载体加强文化遗产教育


2024年03月15日 15:05  点击:[]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4年两会召开之际,《关于加强青少年文化遗产教育的提案》因直面青少年文化遗产教育内容、方式、发展不足而受关注。在文旅深度融合之期,深入推进“文旅+教育”,用活旅游这一巨大载体,丰富文化遗产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把握文化遗产教育的多重内涵

首先,它是“关于文化遗产的教育”

文化遗产教育是以文化遗产知识为内容,以促进认识和理解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概念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31年颁布的《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中通过教育激发公众认识、尊重、保护遗产意识的内容。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世纪末所提“世界遗产教育”的分支,也是遗产教育概念中最主要的价值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璀璨的上下五千年文明中,历史遗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故事、思想、经验、成果等,有的凝聚在物质形态中成为物质文化遗产,有的流动在口语交流中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的丰富内涵为后世千秋万代生存、生活、发展提供了思想引导,是值得学习、传承、延续的生活指南。而随着时间跨度的延长,越来越多的文化瑰宝已逐渐被遗忘,“好奇”与“误解”的并存更催促着社会需进一步对文化遗产历史背景、发展由来、象征意义、价值导向,甚至是工艺技术等进行解说与传播,故文化遗产教育应是“阐明”。

其次,它是“为了文化遗产的教育”

文化遗产在发挥其价值作用之前首要的是其文化遗产本身的现实存在,即文化遗产教育是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遗产是时间流动留下的节点性痕迹,是过去文明“起承转合”的阶段性见证,是历史人文“绵延不断”的传承性财富。其独有的时空性、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反映了文化遗产固有的稀缺性与脆弱性,更需要人们在认识与理解中形成保护与传承意识,促进保存历史完整,保留历史原真,从而推动文化延续,故文化遗产教育应是“珍爱”。

再次,它是“通过文化遗产的教育”

文化遗产作为独特历史环境的产物,所蕴含的精神思想往往超越了本体的价值内涵,如今年春节期间火到“出海”英国的潮汕英歌舞除了展现地域民俗特色,彰显中华舞蹈魅力,体现水浒义气风貌等,更表达了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立场、洒脱阳刚的气势、坚忍不拔的意志等,即文化遗产教育是通过文化遗产深化人们对本民族文化和祖国的崇高情感,帮助其对多元文化学习和理解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遗产的有效性教育更在于真正感悟文化遗产之“魂”,传递文化遗产背后之精神气概以引导个人、团队、组织形成积极、开放、包容、进取、理性、平和的大国自信,故文化遗产教育应是“认同”。

二、文旅业态开发应重视文化遗产价值

第一,加强文化认同避免过度娱乐

今年春节假期前后各地市文旅行业纷纷“加速内卷”各出“奇招”吸引线上线下游客的关注,充分体现了现阶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现状,却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文旅“乱象”,侧面反映了部分群众对文化遗产的肤浅理解,对文旅融合方式的误解,及现阶段大众文化遗产教育的缺失。如春节期间火“出圈”的福建游神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网红cos(扮演)神明事件”也引发了公众愤怒。福建游神是福建人民酬神、消灾、祈福的传统民俗活动,包含了福建人民对当地神明的尊敬、敬畏及对来年平安顺利的美好愿望。而网红不明所以的扮演以“娱乐”打破了“严肃”,反映其文化知识匮乏的同时更是对地域文明的亵渎。

第二,挖掘文化特色调整盲从模仿

同样,近年来各地因某地文化热度增加而贸然模仿的现象也不在少数,如其它地方“低配版”的英歌舞、游神等既缺乏对传统文化真正的理解,更易误导他人对真正传统文化的认识。如同商业景区内同质化的美食小吃街、低廉小商品等已在逐渐让地域特色失去特色,让地方个性失去个性。而食物与商品尚可复刻,由独特地理要素形成的地域文化尚不能复制,更不能“批量生产”。文化与文明没有优劣与高低,正是多元多彩的区域文化共同铸就了魅力中国,各地各景区不应在模仿中失去“自我”,而应挖掘地方文化遗产,在与时代融合中发展“自我”。

第三,巧用遗产体验引导正面消费

目前,文旅活动已融入大众生活,旅游体验已深受游客喜爱,文化遗产教育也应向大众教育而迈进。在推动大众化的文化遗产教育中,文旅消费是最易动人心、最具影响力及最有普及性的方式,所以在旅游活动中应合适、合理、合宜地嵌入正确、正面、正气的文化遗产教育,以理解文化内涵,传承遗产价值,规范游客行为,规避错误导向,塑造地方形象,更普遍、更高效、更精准地帮助人民群众认识遗产、理解文化、传承文明。

三、在旅游活动中强化文化遗产教育

旅游中的文化遗产教育不同于课堂中的文化遗产教育,除侧重知识积累的输出,更应注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激发游客兴趣,鼓励游客接触,支持游客参与,增加旅游效应。

第一,盘活文化遗产资源状态

合理利用遗址空间。鼓励当地学校、企业、组织就遗址遗迹处开展研学、团建、打卡等活动,以遗产文化为主题,贯穿精神价值,增加现场游客与文化遗产的接触度;支持多方媒体、机构、团队就遗址遗迹处开展演绎、拍摄、集市等项目,以古迹实景为背景,展现遗产风貌,增加文化遗产对潜在游客的曝光度。借助“招商引资”力量,构建文化遗产“众创空间”,拓展单一的收费参观模式,活化文化遗产利用方式。

有效拉近“人”“物”距离。征集线上线下网友、游客建议,招募优秀、有趣的设计团队,开发“平易近人”“节气限定”“仅供当地”的文化创意产品,结合遗产文化内涵与历史故事背景,尽可能贴合文物过去使用价值设计集聚观赏性、实用性、教育性的旅游纪念品,增加产品类目,设置合理定价,拒绝假冒伪劣,支持网络宣传,但关闭在线销售,吸引游客现场实地观光与消费,满心欢喜将文化纪念带回家。

第二,丰富文化遗产教育载体

升级打造智慧场景。更新城市、景区、景点客户端小程序,增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遗产教育板块,结合数字技术、VR手段等高清呈现遗产细节、全景风貌等,弥补因视野受限、旺季拥挤等条件带来的体验缺失;开设在线的知识文化问答、趣味打卡集章、情景互动游戏等,有效联动线上线下场景,引导游客积极参与以享受优惠政策、纪念文创等;提高遗址景点二维码利用率,增加文物二维码承载信息,补充历史来源、文化变迁、使用说明等,增加音频、视频等无障碍讲解,全方位提升游客观览体验。

适当拓展宣传范围。增设车站、机场、酒店、城市大屏等位置的文化遗产公益广告,增加人流密集处、游客休息处的旅游指南投放,丰富其中文化遗产内容展示,图文并茂出展遗址遗迹、传统民俗、艺术音乐及相关价值作用;花样推出文化遗产短视频系列讲解,鼓励游客参与话题讨论并发布旅游心得;融合文化遗产与生肖、季节、节气等元素,定时推出可供观赏、打卡的氛围装饰,造势传播核心价值。

第三,创新文化遗产教育手段

创意再现历史情景。重设景区人员工作服,结合民族元素打造“新中式”制服,增强文化体验沉浸感;打造小型现场旅游情景剧,随机邀请游客互动参与,强化文化体验参与感;设计传统民俗游戏,激发游客娱乐兴趣,增加文化体验乐趣感;设置民俗项目体验点、工艺体验点,再现艺术与技艺风采,科普传统生活常识,深化文化体验感知。

联动搭建文化展台。联合省内其它地市、省外其它景点,互帮互助、互推互传区域文化遗产内容,借助网红景区流量,辐射同类型文化遗产;联系地方企业公司、公共交通集团等,共同在产品包装、交通工具上设置单独的文化遗产教育宣传版面,通过产品消费、日常运营拓展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影响力。

文化遗产教育是过去之传承、现在之导向、未来之方向,做好文化遗产教育有助于深化群众对区域、地方、国家的文化理解,进而提高其文化认同感与精神凝聚力。在文化遗产教育尚不够成熟的当下,做好旅游活动中的文化遗产教育还需要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共同携手助力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


作者:郑群明 洪心妍

(作者单位:88038威尼斯、研学旅行研究院、文化和旅游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1=1&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65f2c7d64ccbf800081b7003&tt=1710410846723



上一条:【新湖南】把橘子洲旅游名片擦得更亮!湖南师大“牵手”橘子洲推动服务质量跃升 下一条:【学习强国】以高质量区域合作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关闭